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探索食品新質界 可以這樣做

打破傳統的料理方式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的廚房不再需要鍋碗瓢盆,而是多了一台3D印表機,直接「列印」出美味的晚餐?聽起來像科幻電影,但這正是3D列印食品的魅力!不過,問題來了,這些看起來像藝術品的食物,吃起來真的好吃嗎?
    3D列印食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精准控制形狀和材料比例,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挑戰:如何讓食物在外型和口感之間找到平衡?例如,列印一個超精緻的巧克力球,如果太硬咬不動,或者太軟一碰就塌,那就尷尬了。這時候,質構儀就像一位嚴格的「品管老師」,幫助我們調整配方,確保列印出來的食物既有藝術感,又有美味的靈魂。

引用自Kozu, H., Umeda, T., & Kobayashi, I. (2024).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3D-printed foods with hybrid layered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derived inks.
    隨著技術進步,3D列印食品已經不再只是概念,而是逐漸走進現實生活。從個性化定制蛋糕,到為老人和病患設計易於咀嚼的營養餐,這項技術正在改變我們對食物的想像。除了測試產品與口感的差異外,製備原料的擠出工藝也是領域研究中重要的一環。

不僅新奇,更要安全

    為了讓3D列印的軟質食品真正走進養老照護和醫療營養的實際場景,還需要借助一套清晰的評估標準。目前,國際上廣泛使用的就是 IDDSI(國際吞咽障礙飲食標準),它將食物從液體到固體分為八個等級,確保不同吞咽能力的人都能安全進食。而像日本推出的 UDF 微笑標章則結合質地檢測,為軟食設立了品質規範。這些標準就像是一把把“安全尺”,協助食品開發者用科學方式測試每一道料理的軟硬度、黏稠度和入口即化的程度。通過這些分級測試,3D列印出的老齡食品不僅能讓長輩吃得開心,更吃得安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