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絲密度、彈性葉的協同效應
煙絲填充密度、彈性與結構恢復性都是決定吸阻的核心因素,煙絲填充過密過疏,都會影響包裝運輸性能與吸食體驗,包含煙支燃燒的煙氣產生的濃度。
依據《YC/T 186-2004 煙絲彈性的測定方法》,煙絲的柔韌性需通過精准調控切絲工藝、含水率與卷制張力等參數,維持在良好範圍,以確保卷裝後煙絲既不塌陷,也不反彈過度而撐破紙張。
此外,影響填充效果的因素還包括:煙絲切割寬度、長度分佈、含水率、紙張透氣性以及卷制壓緊度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決定了最終的填充值是否處於理想區間。目前,生產線常採用《YC/T 152-2001 煙絲填充值的測定》來進行定量監控,以確保每支香煙的吸阻一致性與舒適性。
在這個體系中,包含再制煙葉(Reconstituted Tobacco Leaf, RTL)的使用比例與物理特性,亦深刻影響填充行為與吸阻表現。再制煙葉是將煙葉梗、粉末與生產下腳料回收再加工成片狀物,再切絲後混入煙絲之中。它不僅具有物理填充功能,更在永續製造中扮演重要角色:
🌀 功能性與風味調節:
1. 提升結構均勻性:再制煙葉纖維結構規則,便於與天然煙絲均勻混合,有效填補孔隙,改善整體填充密度。
2. 調節吸阻與燃燒速率:可視為“結構性修正材料”,通過其較低彈性與含濕特性來微調吸阻,優化通氣速率。
3. 穩定成本與風味釋放:再制煙葉通常占總配比10%~30%,不僅有助於控制成本,還能作為香精香料的載體,提高煙氣一致性。
🌿 可持續與減碳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