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花的塑形秘密
奶油花能不能做得漂亮,跟奶油的質地密切相關。像是流動性、濃稠度、比重、甚至溫度和黏性等,都會直接影響裱花時的操作手感與最終成型的穩定度。一般來說,如果奶油打發到“硬性發泡”,質地扎實、結構緊密,就能支撐起清晰的褶皺和立體的花瓣,花型會特別挺、輪廓分明;而如果奶油質地偏軟,花型在擠出時容易下垂,做出來會像雲朵或波浪邊那樣柔和自然,雖然美感不同,但比較難維持原始形狀。
奶油花成敗的技術關鍵
其中,奶油的稠度會影響擠出的難易度與整體操作性——太稀可能花型撐不住,太稠又不容易順利擠出;而黏聚性(cohesiveness)則決定奶油在擠出過程中能否保持整體結構不崩散,對花型的塑形與精緻度影響很大。流變特性(也就是奶油在受到剪切力時的流動與變形行為)再加上環境溫度的影響,也會決定奶油花完成之後能不能“站得久”。例如室溫偏高,或奶油本身黏度太低,都容易讓漂亮的花型慢慢塌陷、變形。
總之,想做出美觀、穩定又好操作的奶油花,除了打發技巧,理解奶油的物理特性也是關鍵。只有掌握好這些幕後“物性指標”,才能把每一朵花都擠得又美又穩!
以上圖片來自超技儀器魚與熊掌烘焙實驗室
持久性的資料分析
通過先進的SMS體積測定儀(Volscan)可以借助360度的鐳射掃描技術量化化奶油的外觀形狀指標。將剛擠出與在室溫放置30分鐘後的奶油花進行鐳射掃描,測試圖像及資料從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奶油花的整體體積,重量,最大高度,最大寬度指標,奶油花剛擠出比較立體,高度高,寬度低,但是擺放於室溫30min後,由於其吸水和塌陷造成,開始塌陷,體積減小,重量增加,高度降低,寬度增加。這些都是奶油花不耐擺放所出現的外觀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