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和“吞雲吐霧”說再見 口含煙可以這樣做

圖片來源:https://www.yanyue.cn/news/3103?tkfs=ep&loading=6kpnmvtcr0j6n2q4br5b2decf4

口含煙的基本屬性與應用定位

       口含煙是一種無需燃燒、直接置於口腔內使用的煙草製品,常見形態包括袋狀(見圖一)、片狀或粉末狀等。口含煙也被稱為唇煙,誕生於數百多年前的瑞典,最初是通過鼻子吸入煙草粉末,也就是鼻煙的形式,後來逐漸演化為現在的唇煙形式,其通過口腔黏膜吸收尼古丁等成分,為使用者提供類似傳統捲煙的生理感受,同時避免了燃燒產生的焦油等有害物質,在部分地區被視為傳統吸煙的替代選擇。
       依據《YC/T 186-2004 煙絲彈性的測定方法》,煙絲的柔韌性需通過精准調控切絲工藝、含水率與卷制張力等參數,維持在良好範圍,以確保卷裝後煙絲既不塌陷,也不反彈過度而撐破紙張。

市售口含煙

黏膜黏附對有效成分釋放的關鍵影響

       要實現尼古丁等物質的有效釋放,口含煙必須能穩定黏附在口腔黏膜表面。這是因為口腔記憶體在唾液的持續沖刷,若黏附力不足,產品易脫落或被稀釋,導致有效成分無法充分接觸黏膜並被吸收。因此,黏附性能成為口含煙配方設計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其生物利用度和使用效果。


多功能物性分析儀搭配電子眼裝置即時同步力學變化與測試過程

多功能物性分析儀在黏附性能分析中的應用

        多功能物性分析儀在口含煙的黏附性能分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模擬口腔環境下的接觸與分離過程,可精確測定產品的粘性(即與黏膜表面的黏附強度)、抗剪切力(抵抗產品位移的能力)、粘性做功(分離過程中所需的能量,反映黏附的持久性)與其填充值(關連釋放風味的尼古丁遷移)。實驗過程可將口含煙加入定量的人工唾液,接著使用軟體內自帶的Avery的方案,這些資料為優化口含煙的配方組成與袋狀包材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助於提升產品的穩定性和有效性。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從煙絲填充密度到吸食體驗 可以這樣做

煙絲密度、彈性葉的協同效應

       煙絲填充密度、彈性與結構恢復性都是決定吸阻的核心因素,煙絲填充過密過疏,都會影響包裝運輸性能與吸食體驗,包含煙支燃燒的煙氣產生的濃度。
       依據《YC/T 186-2004 煙絲彈性的測定方法》,煙絲的柔韌性需通過精准調控切絲工藝、含水率與卷制張力等參數,維持在良好範圍,以確保卷裝後煙絲既不塌陷,也不反彈過度而撐破紙張。
       此外,影響填充效果的因素還包括:煙絲切割寬度、長度分佈、含水率、紙張透氣性以及卷制壓緊度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決定了最終的填充值是否處於理想區間。目前,生產線常採用《YC/T 152-2001 煙絲填充值的測定》來進行定量監控,以確保每支香煙的吸阻一致性與舒適性。
       在這個體系中,包含再制煙葉(Reconstituted Tobacco Leaf, RTL)的使用比例與物理特性,亦深刻影響填充行為與吸阻表現。再制煙葉是將煙葉梗、粉末與生產下腳料回收再加工成片狀物,再切絲後混入煙絲之中。它不僅具有物理填充功能,更在永續製造中扮演重要角色:

🌀 功能性與風味調節:

1. 提升結構均勻性:再制煙葉纖維結構規則,便於與天然煙絲均勻混合,有效填補孔隙,改善整體填充密度。
2. 調節吸阻與燃燒速率:可視為“結構性修正材料”,通過其較低彈性與含濕特性來微調吸阻,優化通氣速率。
3. 穩定成本與風味釋放:再制煙葉通常占總配比10%~30%,不僅有助於控制成本,還能作為香精香料的載體,提高煙氣一致性。

🌿 可持續與減碳貢獻:

1. 資源再利用:再制煙葉通過回收煙葉副產物與邊料,降低原料浪費,體現迴圈經濟思維。
2. 碳足跡降低:相比全面使用天然整葉,再制煙葉製造過程能源集中可控,能有效降低單位產品的碳排放量,尤其在全球推行ESG政策背景下成為重要加分項。
3. 助力綠色供應鏈:其標準化生產形態提升製造效率,有助於整體煙支生產線能耗降低,減少不必要的物料損耗。

煙絲填充值、彈性值測試

TDT模式優化煙絲檢測流程

        然而,由於傳統方法需準備兩倍量樣品以分別完成彈性與填充值兩個實驗,過程繁雜且耗時較長。現在可借助設備自帶的 TDT (兩次形變測試)模式,僅需一次實驗即可同步獲得煙絲的彈性值與填充值,並可額外測得煙絲的蓬鬆度與剛柔度等多項參數[CN 215218334 應用於質構儀的煙絲剛柔度輔助檢測裝置],實現更高效率的檢測流程,見視頻一。多元化指標不僅大幅節省檢測時間,更能全面得到煙絲物理特性,為品質評估與工藝優化提供有力支援。

煙絲檢測從繁瑣到高效的智慧化升級方案

        綜上所述,煙絲填充密度作為影響香煙吸阻體驗的關鍵因素,需通過精確控制煙絲的物理性質與卷制工藝實現最優平衡。借助TDT測試模式,可在單次實驗中同步獲取包括彈性、填充值、蓬鬆度與柔韌性在內的多項關鍵參數,不僅顯著提升檢測效率,也為煙絲結構優化與產品一致性控制提供了更加科學的支援。

不只是吞雲吐霧的快樂體驗

       從天然煙絲的彈性控制、再制煙葉的永續價值,到卷制密度的精准調節,現代捲煙製造已不再只是“口感與風味”的遊戲,更是涵蓋品質、一致性與環保責任的系統工程。細節之處,體現出品牌對消費者體驗與地球資源的雙重尊重。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爆珠的手感力學到情感觸發,可以這樣做

圖片來源: aubeststore 

       從手指稍施壓力捏破濾嘴內的香珠後,釋放不同香味達到瞬間轉換風味的同時,似乎也同時釋放出壓力與暢快感,這種「主動參與」的互動設計,讓消費者在過程中感受到掌控感與儀式感,成功提升吸煙體驗,尤其受到年輕族群與新興市場青睞。

       根據 Euromonitor 與 Statista 等機構報告,爆珠香煙在亞太地區(尤其是日本、韓國、臺灣與泰國)及中東市場的市占率穩步上升,尤以 20 至 40 歲族群最為偏好。品牌亦積極推出多樣化口味,例如薄荷、水果、花香、咖啡、茶香、可樂等,透過「香味模組化」建立差異化,強化市場分眾策略,香味掩蓋煙味的同時也重構了風味記憶。

力學與聲學的多感官的沉浸式體驗

       爆珠設計需同時滿足三大目標:柔韌易捏、破裂清脆、香氣釋放順暢。手感,不僅是一種物理性質,更是一種情感符號,影響品牌印象與消費者忠誠度。透過多功能物性分析儀進行破裂強度、延展性、香氣釋放等多重指標量測,研發人員可精細調整配方與結構,創造具備「手感語言」的產品體驗,從功能性轉化為情感性載體。

       更微妙的是,當手指輕捏濾嘴時,那一聲“啪”的脆響,不僅標誌著風味的釋放,也成為爆珠香煙的獨特儀式感。聲音強化了“啟動”體驗,與隨後襲來的清涼或果香交織,形成味覺、觸覺與聽覺的多重刺激,讓吸煙過程更具個性化與滿足感。這種微小的聲響,正在成為品牌差異化的情緒觸點,為消費者帶來情境化的沉浸式感受,目前多功能物性分析儀能搭配音訊裝置,將聲音釋放的聲強與頻率(紅色曲線)同步記錄在力學曲線上(藍色曲線),見視頻二。

YC/T 608-2024《捲煙爆珠強度測試儀通用技術條件》

       根據中國標準 YC/T 608-2024,爆珠需在吸食前具備足夠的穩定性,不易因運輸或擠壓而提前破裂,同時也不可過於柔韌導致難以捏破。理想破裂力約控制在 3~6 N 範圍內,需在產品耐用性與使用舒適性間取得平衡。

       不同口味與殼體材質的爆珠,物性差異明顯。多功能物性分析儀可模擬手指按壓過程,量化其破裂強度與延展性(見影片一),為配方優化與產品一致性提供重要依據,使每一次的「點破」都精准、令人滿足,成為品牌與使用者之間微妙卻穩定的連結。

風味體驗不能「黏」

圖片來源: aubeststore

       隨著 2015 年後「自填式爆珠」逐漸流行,消費者可選擇喜愛的香型手動導入普通香煙。對應需求而生的爆珠填充器,若遇到爆珠黏性過強或黏附容器內壁,會導致填充失准或卡珠。此時需特別關注膠囊表面的黏性(Tack)控制,避免黏滯現象,才能搭配精准導入的填充器順利運作。表面黏性與填充精准度成為研發優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