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辦公後腹脹難消,飯後消化總慢半拍。這時候來一杯優酪乳,是助力腸道健康的省心選擇。
當我們在挑選優酪乳時,第一反應往往不是看營養成分表,而是在心裡默默盤算:“這個很順滑”、“那個太稀了”、“口感挺厚實的”,腸道還沒開始享受,嘴巴就先為“好喝”投票。
明明都是“原味優酪乳”,怎麼喝起來差別這麼大?人的感官雖靈敏,但難免受到環境、情緒和個人偏好影響。有的人喜歡濃稠,有的人偏愛清爽。
優酪乳的感官學問
透過超技儀器多功能物性測試儀搭配相關配件以及測試方法,能快速、便捷的分析出七項指標(屈服力、濃稠度、比重指標、糊口性、粘性、拉絲性、吞咽能量),把口腔中的柔滑或粘滯表現出,區分稠跟糊口的不一樣。
以下是我們常喝的幾款優酪乳對比,味全優酪乳(樣品1)、伊利暢輕優酪乳(樣品2)、安慕希優酪乳(樣品3)、蒙牛冠益乳酸奶(樣品4)
測試結果很直觀:安慕希的各項指標數值都是最大的(在雷達圖上呈現為最週邊一圈),這也和它“希臘風味”的定位完全契合—濃稠、純香、有餘味。而和安慕希比起來,另外三款優酪乳的指標數值更靠近,喝起來也更偏向稀薄清爽,入口後沒有厚重感,吞咽起來很輕鬆,適合偏愛“無負擔”口感的人。
結語
客觀評判的方式,它不像我們的嘴巴能“嘗出味道”,但它能把“好吃”的標準抓得牢牢的,讓我們不用再靠“運氣”選選食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