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immerecipe.com
蓬鬆柔軟的魅力
麵包的蓬鬆度是好不好吃的關鍵。首先,蓬鬆柔軟的質地使麵包咀嚼起來輕鬆不費力,就好似天上的雲朵輕撫你的口腔後徐徐化開,使人心情愉悅。同時,蓬鬆的麵包因為內部氣孔的均勻分佈,不僅能更好地釋放出麵包香氣,也使烘烤的風味保存在麵包的氣勢中而讓香氣更加濃郁,更能在視覺上帶來飽滿的外形,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激發其購買欲望。
而我們常說鬆軟鬆軟,儘管蓬鬆和柔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柔軟並不完全等同於蓬鬆。有些麵包雖然十分柔軟,但如果壓扁後無法回彈,就失去了其蓬鬆感。因此,蓬鬆不僅僅是柔軟,還包括了麵包的彈性。真正蓬鬆的麵包,應該在柔軟的同時,具備良好的彈性,按壓後能夠迅速回彈,保持其飽滿的外形。
蓬鬆的要求
傳統麵包蓬鬆度的測試方法主要有感官判斷法和比容測量法等等。其中包含:
視覺觀察法:看麵包體積是否增大至原來的 2-2.5 倍左右,表面氣孔分佈是否均勻、細膩
觸摸法:用手指輕輕按壓麵包表面,有彈性、柔軟度類似嬰兒肌膚,按壓後能緩慢回彈,說明麵包內部充滿氣體,蓬鬆度佳
拍打法:用手拍打麵包,發酵好的麵包觸感很蓬鬆,聲音很空。
比容測量法:先稱取麵包品質,再測量其體積,根據公式麵包比容
P=V/m(V
為麵包體積,m
為麵包品質)計算比容,比容越大,通常麵包的蓬鬆度越高。
用數字定義蓬鬆
使用物性測試儀測麵包,常遵循 AACCI 的 AACC74-09 麵包硬度測試標準,其規定了具體流程、參數設置和資料處理方法,可確保結果準確可靠。此外,全質構分析方法也能全面評估麵包品質,但這兩種方法的指標中並不包含蓬鬆度指標。在一些最新發表的文獻中,提出了關於麵包蓬鬆度的定義,即通過麵包的彈性與硬度的比值來量化麵包的蓬鬆程度。這一指標的引入,進一步豐富了對麵包質構特性的描述,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麵包在口感上的鬆軟程度。
而超技儀器的 SMS 多功能物性分析儀更是在這一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它能夠直接將蓬鬆度指標加入到測試方案中,除了能在傳統的TPA測試時直接定義的蓬鬆度指標,還能將以往存儲的資料導入到軟體中,重新運算獲得蓬鬆度的數值,為麵包品質的評估和控制提供了更為全面、精准的手段.
而除了使用手指按壓外,還可計算比容來評估麵包的蓬鬆度,比容越大,代表麵包在相同中重量下擁有更大的體積。而對此,我們可使用Volscan
Profiler來快速計算出麵包體積和品質,從而評估出麵包的蓬鬆度。
結合以上兩種方法,從接觸和比容方式以數位定量蓬鬆度,從而取代傳統的感官判斷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