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食品物性的歷史沿革



早期 大多數發展的GF 構造儀,包含剪切機(Shear presses)、凝膠強度測定計(Gelometers)、壓縮機(Compressimeters)、稠度計(Consistometers)、嫩度測定計(Tenderometers)等儀器設備都屬於提供單個數值,(如凝膠強度(Gel strength)),並不能作為多種食品質地特徵與對應的感官評價。
1956 年 麻省理工學院以應變假牙測定儀(MIT's Strain Gauge Denture Tenderometer)首次成功發表同時測量多個性質綜合性指標,是第一個察覺食品的質地多層面的先驅。



1963 年 美國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 Technical Center)Dr. Alina Surmacka Szczesniak 的研究團隊將GF 構造儀和感官評價密切關聯起來,使用General Foods Texturometer 開啟了能夠將儀器測量用更客觀與科學的方式成為更複雜質地特性的開端,首創文章The Texturometer - A New Instrument For Objective Texture Measurement 介紹質地剖面分析 (TPA,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5 個基本的獨立力學參數硬度(Hardness)、內聚性 (Cohesiveness)、黏性(Adhesiveness)、黏度(Viscosity) 和 彈性(Elasticity)和三個相關聯的參數脆性(Brittleness),咀嚼性
(Chewiness)和膠黏性(Gumminess)。

1968 年 康奈爾大學的瑪律科姆・伯恩博士(Dr. Malcolm Bourne,“食品質地和黏性:概念和測量”的作者)發佈作品採用來自於通用食品質地分析儀(General Foods Texturometer)的TPA 概念應用到市售成熟的萬能試驗機。此重大突破使全質地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方法能夠被其他研究人員複製引用。
1968 年 Stable Micro Systems 與美國經銷商TTC 公司提出在TPA分析中加入回復性 (Resilance ) 參數來表徵樣品受壓縮後恢復到原始形狀和尺寸時的能量,這可用來說明部分樣品彈性(Springiness)不能解釋實際樣品特徵的理論。
(照片來源:美國TTC 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